總有一些人在不斷地接受挑戰,他們終其一生都在突破自己生命的邊界。第一個十年,他精工細作,責任為先,從懵懂走向成熟,從技術到生產,汲取新鮮營養,刷新專業認知;第二個十年,他心懷夢想,步履不停,從幕后至前線,從點到面,用潛能激發無限可能;第三個十年,他傳道授業,開創未來,始終站在探索醫藥、環保行業的浪尖,用技術的力量完成著一次又一次蛻變。
——序言
人物介紹:
姚振永是國內知名醫藥、環保工藝專家。正高級工程師,注冊化工工程師,中華環保聯合會VOCs污染防治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企業管理創新研究所學術委員,國際制藥項目管理協會(IPPM)中國區制藥工程技術專家委員會專家。2015年度天俱時集團“杰出科學家”獎獲得者,2021年度“天俱時專利金獎、銀獎”獲得者,2016-2021年5次獲得天俱時集團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F任工藝技術中心副總經理,天俱時科技委員會委員。
1995年畢業于華東理工大學,取得化學工程學士學位,2001年取得河北醫科大學藥物分析碩士研究生學位。從業近30年來,主要從事醫藥、環保工藝技術的開發及應用工作,擅長醫藥化工工藝設計,醫藥化工行業廢氣治理,先后主持川寧生物有限公司萬噸抗生素中間體總承包項目,二期發酵尾氣處理總承包項目、焦作麗珠合成制藥有限公司原料藥建設項目、浙江普洛得邦制藥有限公司抗生素無菌原料藥新建項目、江蘇藍素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年產25000噸PHA產業化項目等多項大型項目,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
曾獲得河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石家莊市優秀科技成果二等獎一項。主持參與省市級科研項目17項,發表論文10余篇,擁有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17項。
深耕一域 十年磨一劍
1995年7月,姚振永從華東理工大學化學工程專業畢業后,加入了當時中國最大的化學制藥企業、亞洲最大的抗生素制造企業—華北制藥廠,擔任車間技術員。加入華藥的第二年,姚振永被調到正在建設中的華北制藥倍達分廠。
華北制藥倍達分廠當時是中國青霉素回收質量最高、溶媒回收能耗最低的抗生素企業,在這段時間內,姚振永積累了豐富的工藝技術知識。同時,國內外先進設備的不斷迭代優化也讓姚振永得以在原料藥合成基礎自動化方面有了更多的了解與認知。在其團隊的鉆研下,該車間的溶媒回收完全實現了無人化自動控制,物料的液位、流量、壓力以及PH值也都能實現動態監測,并儲存歷史數據形成動態曲線,自動化水平處于當時國內前列。
將近十年的華藥工作歷程使姚振永迅速提升了對醫藥行業的了解,掌握了從前期研發到后期工程建設的全流程技術知識,為他的職業生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04年,姚振永離開華藥,入職一家專門從事醫藥工程設計的公司繼續精煉著自身的“技藝”,他于設計處優化布局,從工藝出發卻又全方位地探索著醫藥行業的每一處細節。也正是他對于未來的這份不懈的追求和憧憬,2012年,姚振永來到了天俱時集團。
重點突圍 出鞘試鋒芒
2012年是天俱時集團組建設計團隊的關鍵一年,同樣也是天俱時集團在EPC轉型道路上面臨重大挑戰的一年。這一年,天俱時集團承接了伊犁川寧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總投資達26億元的二期工程總承包工程項目(簡稱“川寧項目”),正式開啟了T-EPC模式的建設之路。
加入天俱時集團后,由于對該項目所生產的產品較為熟悉,再加之豐富的設計與生產經驗,姚振永被任命為該項目的設計與工藝負責人,并在原來的基礎上,重點在設備大型化、生產連續化等方面進行了創新。
2014年·姚振永在川寧項目上
2014年底,川寧二期發酵原料藥項目正式投產。2015年1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修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正式實施。由于川寧項目背靠跨越中國和哈薩克斯坦的國際河流——伊犁河,污水不能外排,同時項目生產產品為發酵原料藥,尾氣排放量大,廠區距離市區僅有18公里,新環保法案的實施使得川寧二期發酵原料藥項目面臨剛投產就要被迫停產的局面。如何做到污水全部回用、菌渣無害化處理、廢氣不影響居民生活是對天俱時集團最大的考驗。面對諸多困難與挑戰,姚振永勇挑重擔,迎難而上,立刻帶領團隊尋求出三廢治理的最優路線。
由于廢氣處理方面的要求異常嚴格,姚振永與天俱時集團的諸多科技工作者通過各種工藝的嘗試,最終將目光放到了分子篩裝置上。面對廢氣排放量100萬NM3/H的超大氣量,在無實際案例參考的情況下,以姚振永為首的天俱時技術專家團隊通過實驗比對研究、深入分析工作原理,在預處理方法的選用以及對于濕度和粉塵含量的控制方面進行了諸多實驗,最終順利完成了設備的工藝設計、生產和采購工作,使得廢氣排放最終達到要求,在中國乃至全球首次成功地將分子篩技術應用于制藥廢氣治理領域,成為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
在面對廢水問題時,由于污水不能外排,要做到廢水的全部回用,原定的工藝路線是將廢水通過生化處理降低COD之后全部用MVR系統蒸發,蒸發得到的冷凝水回用。但是,由于廢水硬度較高,造成MVR堵塞嚴重,姚振永利用現有的設備及生產過程的廢堿去除了70%-80%的硬度。此外,回用時發現冷凝水有異味,并且由于實際水質指標跟設計指標有出入造成了水溫不合適。姚振永再次帶領團隊探索合適的工藝進行除味,調節水溫,最終實現了廢水的全部回用。就這樣,遇到一個問題就解決一個問題,在不斷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中,姚振永逐漸架起了一座系統性解決三廢處理的橋梁,也意味著他在環保領域成功突圍。
2016年5月 · 天俱時杰出科學家姚振永(右)和馬忠青(左)在新加坡學習考察
跨界融合 佩劍征四方
川寧二期總承包項目是天俱時集團T-EPC模式的開端,也是姚振永環保領域的開端,隨后姚振永又陸續參與負責了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發酵廢氣處理項目、內蒙古新威遠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新型綠色生物產品制造項目等眾多項目,逐漸將他打造成為一名貫穿工藝技術、工程設計、設備研發、施工管理的全能型選手。
2018年11月·姚振永接受制藥業采訪
2021年,天俱時集團承接了江蘇藍素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年產25000噸PHA產業化項目(后簡稱“藍素PHA項目”)。該項目管理團隊人員多為研發人員,設備選型需要專業人員支持;此外,從實驗室工藝轉化為生產工藝的過程中,除了主工藝完善外,廢水處理、流程控制、清洗消毒等輔助工藝也需要與之配套。這就要求項目上要有一位既懂研發,又懂生產;既懂技術,又懂設備;既懂工程,又懂環保的“軍師”,而姚振永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
在設備選型上,面對業主所在地區水質較差、氯離子含量高的特點,姚振永對發酵罐材質的選擇提出了合理建議,為業主在生產成本和運行安全方面找到了合理平衡;在輔助工藝上,對于業主并不完全熟悉的清洗、消毒方案,姚振永也結合實際情況,通過提供相關工藝包,及時打消業主疑慮。繼制藥領域、環保領域之后,姚振永再次成功涉足合成生物學領域。
EPC模式是天俱時集團EPC模式的特色,在保證業主核心工藝保密的前提下,利用技術專家的生產經驗,針對性地幫助業主完善從實驗室到大生產階段的輔助工藝,并提供從設計、采購、安裝、調試到試生產的一站式服務,幫助業主盡快實現產業化。7月18日,藍素PHA項目主體結構正式封頂,向著中國首家顯著降低PHA成本達到可規?;N售水平的公司目標再度邁進。
2018年2月 · 集團董事長劉秀忠(右)與姚振永(左)共同為“姚振永會議室”揭牌
匠心為本 十年再出發
2022年距離姚振永加入天俱時已經又過去了十年。在這十年中,他從設計入手,以環保為引,不斷用自身的科技實力助推天俱時轉型發展;在這十年中,他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始終思考著醫藥化工行業的綠色未來。
2018年11月·姚振永在天俱時科技論壇上進行演講
姚振永表示,設計是將工藝包翻譯成工程語言的過程,語言體現到實體上就是圖紙。圖紙要反映工廠將來完整的運行狀態,翻譯的過程要深入了解工藝含義,確定設備、流程、控制等,為生產打好基礎,所以說“質量源于設計”。未來醫藥行業對設計人員的要求更高,設計人員不再是“畫圖匠”,而要幫助業主完成能量核算、水平衡、酸堿平衡、鹽平衡、設備選型及計算,更好得體現設計的價值;設備的安全性、可靠性、密閉性會更好;機械化與自動化也會是未來發展的方向,要打好信息化的基礎。整個醫藥行業將會進行產業化升級,我們必須要尋找創新的設計理念并更深層次的讓設計與技術相結合,這樣才能繼續拓展新賽道,開創新局面。
技術的發展向來都不是博弈,而是時刻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助推器。18世紀,蒸汽機革命推動了機械化;19世紀,電的發明推動了電氣化;20世紀,互聯網推動了信息化;21世紀,面對數字化、綠色化、網絡化、智能化等新一代的科技革命,姚振永將會不斷書寫更多的可能性,和一批又一批追求前沿的天俱時人共同締造科技的未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讓我們一起期待姚振永的下一個十年。
21 世紀是一個可以利用和操縱 “生命腳本”(DNA)制造材料的時代?;诤铣缮飳W的“生物工業”相較于傳統工業更環保,產品也具備更高的性能與使用效率。在擺脫高能耗、重污染等傳統行業的困境面前,“合成生物”為全球實現“雙碳”目標提供了底層支撐。
在這場“能源革命”的主戰場上,山西錦波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后簡稱“錦波生物”)積極主動發揮原始創新優勢,運用結構生物學和合成生物學,全球首次實現了“人源化膠原蛋白生物新材料”的綠色制造,形成了人源化膠原蛋白全產業鏈條。9月21日,錦波生物合成生物產業園一期正式開園試產。
■天俱時集團錦波生物產業園項目部人員
錦波合成生物產業園總規劃面積300畝,分三期開發建設,本次開園試產的為園區一期項目,占地面積約100畝,項目定位為高端注射級產品和原材料綠色制造,正式投產后滿負荷產能預計可實現年產注射級高端人源化膠原蛋白原材料300萬支。天俱時集團負責錦波生物合成產業園一期項目的設計及兩個凍干合成纖維車間、一個凍干纖維原料車間、園區動力車間和貫穿整個園區車間的外管廊機電安裝工程。
探其所需 科學規劃顯真章
該產業園坐落于美麗的龍城太原,產業園一期規劃采用“龍”的造型,昂首而立的高層辦公樓和實驗室為“龍首”,生活區作為“龍尾”??紤]到建成后物流的自動運輸,天俱時集團在園區的廠房之間增加了連廊設計,以實現生產車間與庫房的雙向物流運輸,這樣的一道連廊也成為串聯整個園區的“龍脊”,三者動靜結合,功能區分清晰,預示著錦波生物在合成生物學行業上的未來猶如昂首挺立的巨龍,騰飛沖天。
■錦波生物合成產業園效果圖
在項目前期的規劃過程中,天俱時集團將設計工作前置,設計人員深入參與優化方案,梳理產品流程,最終保證了項目的順利落地。而在設計過程中,天俱時集團基于對工藝的理解,將原計劃建設兩層的廠房局部改為三層,同時建議調整軸線間距,從而利于后期平面工藝布局。
別出心裁 降本增效創騰飛
在發酵培養過程中,如果一旦發生噬菌體污染,則會導致發酵異常、倒罐,使整個工業生產環節遭受嚴重損失。當常規消殺效果不理想時,利用新風系統這種“接地氣”的方式進行徹底滅菌。這種截然不同的滅菌方式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的穩定性。
■重組Ⅲ型人源化膠原蛋白凍干纖維車間發酵間
化繁為專 用匠心成就品質
化繁為簡是一種能力,把一件事做到極致則需要匠心。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車間排水管道的預埋對于錦波生物產業園項目來說是重點亦是難點,因為預埋后期可逆性極小,準確度要求極高,同時預埋的完成時間將會直接影響后續整體施工進度。天俱時集團項目人員從第一道管溝開挖到預埋完畢,反復確認預埋用點的準確度,保證了設備安裝時一次性成功。而對于潔凈區整潔及美觀的要求,項目人員則對圖紙進行了深度的優化排版,從風口布置到燈具、開關及插座的布置;從潔凈區內的彩板到頂板,每一處所需要布置的元素都精準定位,保證了準確度及使用的方便度,最終贏得了業主方的認可。
■重組Ⅲ型人源化膠原蛋白凍干纖維車間潔凈區
此次錦波生物人源化膠原蛋白新材料的產業化生產是我國從0到1的突破。作為國內領先的工程技術服務商,天俱時集團服務過藍素生物、凱賽生物、安琪生物、普洛藥業、遠大醫藥等多家深度布局合成生物學領域的示范性企業。合成生物學作為我國戰略性發展的重點方向,是將生物科技領域基礎研究轉化為實際社會生產力的關鍵科學技術,在推動生物能源與生物環保產業發展以及醫療健康產業發展等方面有著巨大的潛力。前沿方為朝向,科技終是動力,天俱時集團也會不斷積累優化自身經驗,與錦波生物等企業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合成生物新時代。
現代生物工廠不僅需要滿足高效率、高質量、高柔性的研發與生產功能需求,而且需要兼顧綠色節約(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自然共生的發展理念,一座完美的生物工廠必須達到“力與美”的完美結合,各個系統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個有機結合的整體。
日前,天俱時集團承建的百濟神州1PQ實驗室擴建項目機電安裝工程完成安裝,正式進入調試驗證階段,進一步助力百濟神州創新研發平臺的發展。
■廣州百濟神州1PQ實驗室擴建項目
廣州百濟神州生物制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濟神州)是一家全球性的、商業階段的、以研發為基礎的生物科技公司,專注于分子靶向和免疫腫瘤療法的研發,是全球首家“A+H+N”三地上市的生物醫藥企業,榮獲2022年醫藥創新指數和醫藥發明指數前十、全球醫藥榜單前十,并多次奪得中國藥企研發費用以及中國生物醫藥企業排名榜首。
天俱時集團此次承建的百濟神州1PQ實驗室擴建項目機電安裝工程是為了滿足百濟神州三期商業化項目對QC及公用工程的需求,天俱時服務范圍包括1PQ實驗室擴建(本次改造區域面積約為5349.38m²)、自動化立體庫,提供了二次深化設計、材料采購、安裝、調試、驗證、培訓等服務內容。
■ 百濟神州1PQ實驗室擴建項目—潔凈室
方寸之間見天地 細微之處有乾坤
1PQ實驗室層高4.2m,梁0.7m, 吊頂高度為2.7m。雖然百濟神州的實驗室大部分屬于CNC區域(Control Not Classifed,受控非潔凈),對于此類實驗室,規范中規定的換氣次數為6-10次,由于某些實驗室房間內有大量發熱設備,不能簡單以規范為依據,而要根據空調的熱負荷制定換氣次數,有的房間換氣次數甚至多達30余次,相當于C級潔凈室的換氣次數,要求風管尺寸較大。經天俱時技術優化,統一了風管高度與標高,在保證風管合理走向后,風管上下僅剩0.3m左右安裝空間。而在如此狹窄的空間中,需要安裝冷熱水管道、潔凈管道、強電/弱電橋架、消防栓/消防噴淋等消防橋架、空調BMS&EMS橋架等,管道縱橫交錯。
作為1PQ實驗室擴建項目機電安裝工程服務商,天俱時項目部以工藝技術人員與設計人員為引領,現場實際測量復核尺寸,利用BIM技術還原現場,在極限的空間里將各種管道的走向發揮到極致。由于部分房間夾層是風管集中進入空調機組的區域,風管較多,采用了降低局部吊頂標高,采用側送風口的方式。本項目的空調機房改造是在已運行的區域中進行擴建,在原設計基礎上,天俱時項目人員對現有機房做了詳細的實地踏勘,因地制宜,根據現場空間優化了空調機箱位置及管道走向。在既不影響原有空調機組運行的基礎上,保證了新加機組的檢修便捷,便于后期維護。
■百濟神州1PQ實驗室擴建項目—技術夾層
慧心巧思準定位 臻于至善趨完美
百濟神州智能化立體庫引用人體工學的理念,能實現從收貨入庫到送料全自動流程,在生物制藥行業規模領先。立體庫屋脊高度為23.95m,梁底最低處高22.4m,貨架安裝空間要求21.9m,而最厚風管高度為0.8m,最薄風管高度為0.5m,再加上風管的保溫空間、消防管道等,每一根管道必須做到嚴絲合縫方能保證各個專業順利施工。高大空間溫度控制是另一個技術難點,天俱時項目人員合理分布送回風點,合理優化氣流組織,保證溫度均衡。
任何完美的項目都是技術+工程配合的完美組合。面對風管定位難,尺寸大的問題,天俱時項目人員采用曲臂車+卷揚機方式機械化施工,極大的節省人力和工期??紤]到風管穿樓板的滲漏風險,將70余處風管道改為室內安裝,并結合狹小的室內空間,重新優化風管尺寸與分布走向,保證更好的效果。由于風管高度無法滿足貨架機械手臂的安裝高度,天俱時合理設計施工工序,與機械手臂安裝交叉進行,滿足項目周期。
■百濟神州1PQ實驗室擴建項目—立體庫
精品項目平地起 萬里星辰萬里心
對于這個項目,百濟神州項目經理梁智銘表示,“從產能2000升,到8000升,再到4萬升,百濟神州用時短短四年實現彎道超車。針對于1PQ實驗室項目和立體庫項目,無論是從項目難度還是高架庫要求的精度又或是智能化需求的標準都有極大的挑戰性,天俱時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對于質量、安全、進度的把控以及各專業之間的協調等多個方面都展現出其專業實力和職業素養,也正是由于天俱時始終以技術為引領,以超越客戶預期為目標,最終取得了令我們雙方都欣慰和贊許的項目成果。”
■百濟神州項目經理梁智銘
塑造價值,共赴星辰。我們希望與百濟神州一起,讓全球更多人都能夠用得起前沿創新藥物。
天俱時集團生物醫藥工程總承包團隊擁有國際視野與先進理念,與國際知名咨詢公司CB Consultancy AG 保持戰略合作,致力于為生物醫藥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設計、采購、施工及GMP合規性服務的一站式工程總承包解決方案,以科技實力打造精品項目。目前,天俱時集團已為君實生物、復因生物、康希諾、諾誠健華、和元智造等多家生物制藥領先企業提供優質的服務,為醫藥工業發展轉型貢獻力量。
近日,天俱時集團蘇州辦公室正式成立,進一步拓展了天俱時集團在華東區域的輻射范圍,未來將配合集團各事業部全方位開展相關業務,為天俱時加速構建新的發展格局。
■ 天俱時集團蘇州辦公室
蘇州地處華東地區、長三角中部,是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天俱時集團蘇州辦事處位于蘇州市工業園區八達街118號。作為中國綜合實力排名第一的國家級經開區,蘇州市工業園區生物醫藥、納米技術、人工智能等技術高度發達,是蘇州未來科技產業發展最活躍、行業人才最集聚的地區,與天俱時集團業務領域相得益彰。天俱時集團將以蘇州辦公室為依托,更好地為周邊地區客戶帶來專業服務,同時也為周邊屬地員工創造更好的辦公環境。
■天俱時蘇州辦公室大樓外景
錨定方向,擘畫未來。天俱時目前已在上海、蘇州、濟南、武漢以及瑞士等多個地區設立分公司及辦事處。未來,天俱時集團也將會始終堅持為客戶創造價值,繼續以科技作為立足發展的基點,與各行業優秀企業共同譜寫嶄新篇章。
走了那么遠,我們去尋找一盞燈,
它就在大海旁邊,像金桔那么美麗
所有喜歡它的孩子,都將在早晨長大。
——顧城《我們去尋找一盞燈》
三年,是從陌生到熟悉的存在感;五年,是從你我到我們的認同感;十年,則讓我們從心底里感受到寄托感和歸屬感。秋初時節,天俱時集團迎來了2022年度入職三、五、十周年員工系列慶?;顒?,總部及項目各地的天俱時人紛紛相聚相行,用豐富多彩的活動記錄并找尋著和天俱時的獨家記憶。
花開自向陽 正是未來
永遠向著光的方向生長,是向日葵的信念。在天俱時集團總部,每位入職三、五、十周年的員工都收到了由直屬領導送上的一束向日葵,這束向日葵也拉開了慶?;顒拥男蚰?。
集團總部·為入職三、五、十周年員工送上向日葵
活動伊始,入職三、五、十周年的員工被隨機分成了不同的小組,用畫筆紛紛描繪出自己在天俱時的精彩瞬間以及對天俱時未來的展望。有的小組將彼此的人物形象畫在紙上并圍成了一個圈,表達出我們從五湖四海而來,因天俱時相遇相知,彼此成為人生旅途中最好的伙伴;也有的小組將天俱時描繪成一輛正在加速向前的汽車,不停探尋未來的方向。
?
集團總部·員工合作繪畫
將記憶描繪,將夢想放飛。隨后,參與活動的每位員工都將自己的夢想寫在紙上,并折成紙飛機,伴隨著響亮的口號共同放飛。在這一刻,夢想既有了寄托,也有了聲音。
?
集團總部·員工共同放飛紙飛機
星辰落江海?各放光彩
不僅在天俱時集團總部,處于各個項目部的天俱時人,也通過別具一格的方式開展著本次活動。
山東煙臺萬潤合成原料藥自動化工程項目部的各位同事,一起來到了素有“海上仙山”的長島開啟了“山在虛無縹緲間”的尋覓之旅。他們穿行于碧水青山,暢談著來到天俱時的點滴瞬間。作為骨干力量的他們一定會在未來和天俱時共同奔赴山海,匯聚成更加強大的力量。
?
山東煙臺萬潤合成原料藥自動化工程項目成員于煙臺長島合影
武漢武藥原料藥生產基地建設項目部的各位同事通過茶話會的形式,講述了入職三、五、十周年過程中的成長點滴?!坝眯慕洜I是項目上的常態,三年的時光讓我成長了許多,成熟了許多”,“很感謝天俱時給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廣闊的平臺,期待下一個五年我們能在更高的地方相見”……一句句發自肺腑的話語體現著每個人的心聲,心向往之,我們仍是少年。
?
武漢武藥原料藥生產基地建設項目成員合影
江蘇鹽城藍素PHA產業化項目部的各位入職三、五、十周年的員工則共同來到了電影院,開展了集體觀影活動,在一聲聲歡笑中共同感悟著天俱時為我們帶來的每一段美好。
?
江蘇鹽城藍素PHA產業化項目成員合影
一個人走會走的很快,但一群人走一定會走得更遠。加入天俱時集團三、五、十周年的你們,是天俱時不斷發展的見證者也是讓天俱時這個大家庭愈加溫馨的家人。時光不老,愿我們的未來,一同向上。
?
集團總部·三、五、十周年慶?;顒雍嫌?/p>